品牌主:
北京广播电视台
类别:
活动营销类
所属行业:
政府及其他
推荐公司:
北京京视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分享海报
北京半程马拉松是我市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今年1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成功获得2025—2027年赛事运营权。这是北京广播电视台由单纯体育赛事的制作播出首次转型赛事组织运营、市场开发及传播推广,整体赛事商务开发由京视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承接。在面临商务运营周期仅有2个月,赛事商务面临上一周期市场价格捆版限制,以及首次开发赛事商务体系需转换传媒思路等多重困难下,京视体育成功完成赛事商务广告及直转播赛事广告双重任务,实现了赛事组织、服务、运营、传播多维度新突破,探索了文体融合赋能赛事升级新路径,显示了首都主流媒体办赛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2025年赛事整体营销目标为3500万元现金赞助,2000万元实物赞助,200万元报名费收入。同时完成2025-2027年赛事赞助新体系建设,完成冠名商、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赞助商、支持商的多维度整体开发。通过整体营销保障赛事运营经费,同时提升赛事品质,突破形成品牌价值成长,2026年赛事升级为世界田径联合会精英标牌赛事,2027年升级为世界田径联合会金标赛事。
为进一步打造北半马一流赛事品牌,首先明确目标为用三年升级金标赛事,同时着力深这一历史悠久的群众体育赛事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价值,提炼出“一城春色半程诗”的主题口号,策划了“一条赛道诠释六朝古都千年史”,让两万名跑者在春光中奔跑、在诗意中前行,赋予了北半马更多人文气质和文化底蕴,将一场群众性体育赛事升级为一场生动的城市文化盛典。通过设置高额奖金与破纪录专项奖金激励顶尖选手,通过普惠完赛奖励调动大众热情。首次引入首都体育学院学术科研支持,为赛事提供数据支持,科学配备物资补给。自主开发了“北京赛事”微信小程序,实现运动员报名、领物、选手导航、志愿者打卡、照片下载、城市消费推荐等赛事科技服务一体化。
将天安门、故宫、钟鼓楼等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市花月季、兼具速度与耐力的北京雨燕等北京符号纳入本届北半马主视觉系统、参赛服装、完赛奖牌等应用场景的设计之中。提炼出赛道文化特色,以天安门为出发点,串联起北京北中轴线地标,既强化北京“双奥之城”定位,又展示城市文化记忆与当代活力。赛事全程首次配置1331个总厕位,加贴文明如厕倡议,同时有效解决了起点一次性雨衣收集、沿途纸杯不乱扔、参赛选手照片免费下载和隐私保护等一系列马拉松顽疾,展示首都文明及赛事品牌,首次设置8米长“垃圾回收池”,展示品牌公益,沿途计划设置处音乐加油站,营造赛事氛围。
本次赛事媒体以北京卫视、体育休闲频道为主阵地,发动全媒合作伙伴,联动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多平台协同,形成大屏小屏共振、线上线下互动的全链条传播,赛事热度贯穿全程。首次实现北半马电视直播全国覆盖。通过全国首个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与体育休闲频道并机直播赛事150分钟,使用高科技摄像机为观众带来“超清晰、超丰富、超美好”的沉浸式观赛体验。调动融媒资源打造融媒矩阵,联合新闻客户端合计发布14072条信息,合计发布赛事相关短视13067个。策划媒体传播燃点,赛事中天安门广场万人齐唱国歌、选手高呼“我爱祖国、北京加油”的场景,一度燃动全网。
根据前期策划,梳理完成赛事品牌活动专项工作方案清单,共制定专项工作方案42项。建立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1+1+1+N”专班”(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及N家相关单位),制定工作手册。开发赛事官方网站报名以及新开发“北京赛事”小程序。男子、女子冠军奖金由2024年的50000元人民币提升至120000元人民币,提高对特邀运动员的参赛吸引力,有助于刷新赛会纪录,提高国际影响力,首次设立破赛会纪录奖。优化竞赛组织方案,增加赛事氛围营造,历史文化展示,策划“两万人在跑,两亿人在看”的宣传理念,放大赛事的变化、创新、亮点,寻找励志跑者故事。利用科技、大数据等新方式形成新的传播亮点。
首次运营北京半程马拉松收到总赞助金额达3975万元,同比增加约1800万元,创北半马历史新高。同时在不动用一分钱财政资金的前提下,反哺市体育局年均1020万元权益使用费,通过北京台运营,突破形成品牌价值成长。成功拉动体育赛事经济。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评估报告,结合首都体育学院赛事评估有限统计表明,通过北京台强大的策划统筹能力,本届赛事品牌共创造了2.96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中直接消费达到1.68亿元,间接拉动交通、住宿、旅游等领域消费8651.38万元,本次赛事品牌创造了1.33亿元旅游消费增量,催动了北京亿元级消费浪潮,并以文旅融合为经、社群裂变为纬,滋养着马拉松精神与城市文明的共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