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当“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网红热梗时,年轻的创业者就看见了“需求”!
随后的一年2018年,可漾推出了“红豆薏米水”,2023年元气森林推出“自在水”。到2024年元气自在水占据58.6%的市场份额,全年销售预估14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估到2028年市场规模超100亿。
小小“红豆薏米水”推动“养生水”大品类的形成,同时推动了元气“好自在(自在水更名)”10亿级品牌的建立。
本文将通过元气森林和可漾来研究,从“需求洞察”、到“品类建立”、到“品牌速成”,为创业者总结商机逻辑!
一、红豆薏米水&养生水,看需求和品类
1、需求决定品类,从“祛湿焦虑”到中式养生水的诞生
养生水的诞生,来自于“红豆薏米水”解决了越来越大众化的“除湿需求”。
除湿需求的爆发本质是当下现代生活方式的催生:从隐性需求变成显性化。而传统熬制的除湿药剂又难以满足当下年轻一代的方便和口味选择。
当下现代生活方式存在三大表现:第一饮食结构失衡。外卖高油高盐饮食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一线城市上班族中,78%存在“脾虚湿困”症状(2024《中国职场人健康白皮书》); 第二久坐少动常态化。日均久坐9.2小时的白领群体,体液循环减缓,加剧水肿型肥胖(占肥胖人群的63%),祛湿成为减肥刚需;第三空调依赖症。夏季空调使用率达92%,室内外温差导致毛孔开合失调,湿气淤积。小红书“空调病自救”话题中,37%的解决方案涉及祛湿饮品。
而另有数据显示,中国亚健康人群占比高达75%,其中“湿气重”被中医视为百病之源,63%的消费者因浮肿、疲劳等问题主动寻求祛湿方案。但传统祛湿方式(如中药调理、食疗煲汤)存在两大痛点:时间成本高(熬煮需2小时以上)、口感接受度低(中药苦味)。
为此,可漾在2018年精准锚定需求,借助“红豆、薏米”在《本草纲目》中被列为祛湿良方的养生文化认知;以“即开即饮”瓶装即饮,解决传统食疗的繁琐痛点;并以强化0糖0脂配方,推出红豆薏米水。首次将“祛湿”需求转化为即饮产品,开创中式养生水品类的初代产品表现。
这个阶段是品类基于需求创立阶段!
2、需求越大,品类越大,健康焦虑催生百亿赛道
百度指数显示,“祛湿”关键词搜索量年均增长21%,2023年峰值达48万次/日,远超“补血”“护肝”等养生需求;电商平台中,祛湿类商品复购率(35%)是维生素类的2.1倍。除湿养生愈发持续和迫切。
而随着人群泛化、从90后“朋克养生”群体,延伸至银发族(关注慢性病预防)、母婴群体(寻找天然饮品); 场景延伸,从办公室补水到健身代餐、餐饮佐餐(如火锅店配绿豆水解腻); 功能细分,祛湿(红豆薏米)、补血(五红汤)、消暑(绿豆水)等细分功能需求逐步显现。
“祛湿”需求升级为“养生生活方式”,养生水品类空间越发放大。需求越强烈,品类价值认可度越高!
二、可漾&元气森林“好自在”,看品类和品牌
品类价值放大、需要品牌推动与构建。品类价值越大,品牌的市场价值也越大!养生水品类的建立,需要为品类建立消费价值体验。相对可漾,元气森林更懂如何建立价值感受。
1、构建品类价值体验:工艺、符号与情感
在工艺价值上,可漾采用行业通行的“高温萃取”工艺,虽保留部分营养,但消费者反馈“口感稀薄,像兑水豆浆”;元气“好自在”则强调“文火熬煮”技术(耗时8小时模拟家庭炖煮),并公开原料溯源(如东北珍珠红豆、云贵小粒薏米),建立“真材实料”认知。第三方检测显示,元气产品多酚含量高出竞品32%,直观印证工艺优势。
在符号价值上, 可漾的“红豆薏米水”命名直接描述成分,但未能传递情感价值;元气“好自在”通过品牌名暗示“祛湿=身心自在”,并设计“小胖瓶”包装(瓶口直径38mm,寓意“大口养生”),结合桃红、暖黄等色系强化“年轻养生”视觉符号。
在情感价值上,元气通过“妈妈的味道”“熬夜急救水”等传播话术,将产品与家庭关怀、自我呵护的情感连接,而可漾更多停留在功能宣传,未能激发用户共鸣。
2. 价值体验越强烈,品类越被认可,品牌价值越大
元气森林“好自在”的客单价(6.5元)高出可漾(5.2元)25%,但复购率达43%(可漾仅18%),印证了强体验带来的溢价能力。
其核心策略是第一建立场景化体验设计。在便利店设置“祛湿补给站”,搭配体重秤、皮肤检测仪等设备,让消费者即时感知功效;第二社交货币打造。小红书“自带仙气的水”话题获得2.3亿次曝光,用户自发分享产品与汉服、瑜伽等场景的搭配; 第三增加技术信任状。联合中国药学会发布《中式养生水白皮书》,背书产品科学价值。
元气森林通过消费者可感知的包装,视觉,品牌文化,传播内容构建代表养生水的品类价值体验,迅速成长。
三、构筑热度迅速起飞:从品类教育到品牌垄断
1. 构筑品类热度:教育市场与标准制定
品类教育:元气森林投入1.2亿元用于消费者科普,如短视频《湿气重的10个表现》播放量超5亿次,将“祛湿”从模糊概念转化为可感知需求;
标准卡位:推动《中式养生水团体标准》制定,规定原料含量(如红豆添加量≥8%)、工艺要求(熬煮时长≥6小时),抬高行业门槛。
2. 制造品牌话题:冲突营销与圈层渗透
冲突性传播:发起“凉茶VS养生水”辩论,通过KOL对比测评(如“祛湿效果是凉茶的3倍”)引发争议性讨论;
圈层突破:在电竞直播中植入“熬夜开黑喝好自在”,在汉服圈推出联名款,实现跨圈层渗透;
热点捆绑:借势《后浪》等热播剧,将产品植入中医养生剧情,强化品类关联。
四、启示
1、洞察需求的能力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捕捉到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就像“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一热梗背后所反映出的年轻群体对养生的需求,需要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等多方面去挖掘潜在需求。
2、构建品类的体验
在确定了市场需求后,要注重构建品类的价值体验。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包装、营销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价值体验展开。
在产品研发阶段,要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功效,选用优质的原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要符合目标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在营销推广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价值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能够为他们带来的好处。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品类价值体验,提升消费者对品类的认知和认可,为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打造品牌的热度
品牌的热度对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至关重要。可以借鉴可漾和元气森林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品牌热度。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互动。与热门的综艺节目、游戏、动漫等进行跨界合作,借助这些热门 IP 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同时,要善于利用热点事件进行话题营销,结合品牌特点,及时发布相关内容,借助热点事件的流量提升品牌的曝光度。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参与行业展会等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打造品牌热度,让品牌在市场中迅速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结束语
可漾与元气森林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品类开创者未必是最终赢家。在养生水赛道,真正的胜出者需同时具备三种能力:需求翻译力。体验设计力。资源整合力。唯有将“需求洞察-品类创新-品牌势能”形成闭环的品牌,才能持续领跑。
来源:食机到了供稿
编辑:陈桂蕊
校对:殷国华
终审:周顺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