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 我们不一样
作者: 赵阔
2013-07-10 15:35:06
11257 151


文/策划/执行:东方卫视  《广告人》杂志
 
自2013年伊始,各大卫视竞相发力,打造王牌节目。邀请巨星、投入巨资,力求把综艺节目做出“大片范儿”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省级卫视宣告进入“综艺大片”竞争时代。
 
在历经了《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声动亚洲》等多档栏目的沉淀与积累,东方卫视大胆创新,另辟蹊径,一路领跑。今年重拳推出的《中国梦之声》志在为普通的歌者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把梦想真正唱进岁月里。《中国梦之声》的登陆宣告了东方卫视赢得这场“综艺栏目”之战的决心,而它身后所依靠的优质资源以及卓越团队则为赢得这场战役保驾护航。

#p#副标题#e# 

不一样的偶像 不一样的梦想
 

文/严敏  《中国梦之声》执行总导演
 
2013年5月19日,中国版《美国偶像》终于在万众期待下如约与观众见面,名字并不叫“中国偶像”,而是被换上了一个颇为“时髦”的称呼——《中国梦之声》。播出后,观众的好评率不断上升,微博热度持续升温。荧屏上出现的一群学员,迅速成为热点人物;四位导师首次“成军”便开足马力,表达通过与否的“过”和“谢谢”也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词汇。
 
作为美国电视史上最成功的综艺节目之一,当《美国偶像》进驻中国,如何制作才能保留原汁原味?在音乐真人秀节目扎堆的今天,《中国梦之声》首播小试成功, 但它能否继续杀出重围,再续收视神话? 在此,与大家分享节目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答案,自在其中。
 
我们有对全民偶像最好的诠释
 
事实上,关于《美国偶像》的版权引进,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栏目模式,而是更加专注于对生产流水线的引进。如果说在这条运作了12年的生产流水线上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专业”。在我们导演组去美国进行《美国偶像》的直播赛和海选阶段的考察期间,我们发现,作为一个已经有12年运作经验的栏目,《美国偶像》已经做到了一种我们无法企及的专业化程度,当然这也是我们将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比如在我们这里最基本的一个“道具”的工种,或者叫“舞美、装置”,国内一般由民工来承担,而在美国都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还比如说在“道具”这个工种当中,有一个专门负责贴地贴的工种,一般在我们这里操作起来都是需要导演喊“装置有人吗?贴个地贴!”然后会由某一个民工出来贴上去。可美国不一样,导演在现场排练走位时,会由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记录,他的腰间配有一条很粗的皮带,皮带上面绑着十几种各种颜色的贴纸,还有五六支马克笔,在导演核对好选手、评委的位置之后,他会准确地标识好地贴的位置,用不同的颜色作为标注——在我们这里是不可能有这么专业的人去做此类专业的事情,但他们做到了。而做到的基础是,团队给予每一个工作的技术人员以最高的尊重。


《中国梦之声》不是对《美国偶像》的简单复制,而是更加注重对节目内核的借鉴
 
相较于其他几档同类型音乐节目,《中国梦之声》有着不一样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之声》的原版《美国偶像》在美国已经成功地生存了12年,众所周知,美国电视节目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美国偶像》已经成为美国电视节目领域的常青树,究其原因,我想主要归结在两大核心价值上——全民选择和平民英雄。
 
全民选择——好似美国总统选举一样,冠军必须是从最大基数的海选选手中产生,《中国梦之声》的选手在经历了上海、成都、北京、深圳四大城市的试音会后,会产生120名选手进入偶像学院环节。在经历120强晋级60强、60强晋级40强、40强晋级20强之后,进入到直播赛的20强选手要重新回到自己的所在城市进行拉票巡演,最后每一场选手的去留将由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决定——这与美国总统大选的方式如出一辙。在同类型的音乐节目中,只有我们《中国梦之声》的决赛永远是两名选手在PK。
 
 平民英雄:平民——《中国梦之声》的选手绝对不是“回锅肉”,不会找一批空降兵或者已经趋向成熟的歌手,最终诞生的冠军一定是一个特别干净、没有任何签约、发片史的歌者;英雄——《中国梦之声》的选手冠军之路,一定要唱满至少16次,所以留下来的那个歌者一定是最具才华、最让人喜欢的选手。伴随着选手的每一次出现,观众都能体会到他的蜕变。与其他同类型节目相比,以《中国达人秀》为例,一名选手从海选到初赛最多出现四次,因此如果观众想要真正看到一个纯粹的草根如何蜕变成全民英雄,这种全程的展现只有在《中国梦之声》可以看到。
 
我们有最风格迥异的评委团
 
对于导师表现,有人认为他们或许有点“喧宾夺主”,其实不然。
 
重新演绎评委角色
 
《中国梦之声》特别邀请韩红、王伟忠、李玟、黄晓明四位巨星加盟,四位导师或温和或卖萌,或煽情或搞笑的表现让观众眼前一亮,他们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迸发出许多火花与欢乐。
 
评委的风头盖过选手的风头并不奇怪。一个栏目在观众接受之初,尤其是在海选阶段,只有评委是观众最为熟悉的,选手普遍比较陌生。《中国梦之声》在每个城市的试音会期间,每一个选手的第一次出现平均只有5到10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观众不可能记住每一个选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观众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手,而我们这个节目的魅力正是在于我们把冠军评选的权利交还给观众。海选阶段,大家可能感觉主角是评委,但是评委其实只是扮演“引导员”的角色,关键是引导观众去如何鉴赏选手。随着节目的播出,观众会发现,评委在一点一点往后退,直到最后在直播赛时,评委完全演变成“观察员”的角色。
 
四位评委风格各异,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受
 
黄晓明——憨厚淳朴、韩红——市井大妈般张扬、李玟——激情和随时要跳起来的活力、王伟忠——如邻家大哥哥般的语言和沉稳的掌控力,这样的评委表现方式无疑令观众眼前一亮。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节目组找到了合适的导师。为了体现《美国偶像》中国版本的特色,导演组鼓励每个导师充分张扬个性,比如我们鼓励黄晓明从自己的角度阐述“二”的精神,而不是重复以往他在影视剧中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我们经常与评委交流,“一个演员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可是哪一种是你自己?我们要的就是‘你自己’!”同时,我们也赋予四个评委展现自己的可能,节目组充分发掘选手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打动评委,并将这种情绪传递给观众。


评委:李玟、黄晓明、韩红、王伟忠
 
评委间火花不断
 
节目录制期间,惊喜可谓不断涌现。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通过我们导演组与评委的日常交流,我们发现评委之间的不同气质会为节目带来更多的看点。黄晓明的老实善良、韩红的张牙舞爪不把自己当外人——这两人特别搭配,特别真实。而他们作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也愿意在镜头前将自己私下里特别好的朋友关系通过一种类似“戏谑”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我们一直认为,真人秀对导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会不会看人”,这里指的“人”,不止包括选手,更包括评委。
 
我们有对制作细节不懈的追求
 
第一集《中国梦之声》播出后,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感叹节目现场背景的魅力,甚至不少生活在上海本地的网友也发出感慨:“原以为对上海的景色已经司空见惯了,直到看到了《中国梦之声》,才发现自己又能爱了”更有网友半开玩笑地提出质疑,这不会是人工手绘的布景吧?事实上,我们的宣传组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录制场地,最终锁定了这个位于黄浦路上的会所,作为上海试音会的录制场地。
 
这个地方的奥妙之处在于从四位导师不同的角度望出去的风景截然不同,从黄晓明的角度望出去背景是陆家嘴的摩天大楼,而从王伟忠的角度则成了浦西外滩的万国建筑。夜晚建筑幕墙上的霓虹灯则成了最好的背景,流光溢彩与节目中选手的演唱交相辉映。


为了追求最佳效果,美工在节目录制现场将遮光膜贴到玻璃幕墙上。
 
外滩景色美则美矣,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背景是自然光,尤其在阳光刺眼的白天,室内外的光线形成强烈反差,影响现场节目的录制效果。室外光线较室内强,会造成四位导师在电视机前呈现“黑脸”的情况。但如果在室内用过于强烈的灯光,又会让美丽的外滩景色发白,使得观众看不清景色。
 
《美国偶像》外籍团队的经验帮助节目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因为在美国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工作人员会用一种类似于汽车贴膜的东西贴在玻璃幕墙上,而这个贴膜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阻挡一部分的室外光,令室内外的光线相对均衡,这样便解决了光线上的大问题。但是到了晚上必须将膜揭下来,否则会影响室内的光线。于是在我们节目的录制现场,会有美工每天在白天将膜贴上,夜晚又将膜揭下来;到了第二天再贴上去,晚上再揭下来,不厌其烦,为的只是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为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
 
在音乐真人秀节目扎堆的今天,对于《中国梦之声》未来是否可以杀出重围,再续收视神话,我们充满信心,因为中国的观众绝对不仅仅需要一种电视风格,我们致力于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节目模式和视觉感受,《中国梦之声》首播的小试成功相信是对此最好的佐证。□

#p#副标题#e#

《中国梦之声》 :让偶像之梦落地生根
 
依傍黄浦江畔,深受海派文化的熏陶,东方卫视携着与生俱来的上海文化烙印活跃于大众视野。开创新鲜、新锐的优质内容,打造符合品牌定位,具有代表力的文化产品一直是东方卫视不懈的追求。特别是随着《中国达人秀》、《舞林大会》等大型季播节目的日渐成熟,《梦立方》、《顶级厨师》、《舞林争霸》、《妈妈咪呀》等综艺节目同样引爆收视,国际高标准制作流程的保证令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值得期待,好创意+强能力为优质综艺节目保驾护航。
 


《中国梦之声》是由上海东方卫视联合《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制作团队携手共同打造的一档大型歌唱类比赛节目,主打零门槛参与,不限年龄、性别,只要坚持梦想,热爱音乐的个人或者组合、知名歌手或者草根歌手都可以申请参与。节目于5月19日登陆东方卫视,由李玟、韩红、黄晓明、王伟忠四人担任明星导师,为中国乐坛的发展选拔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树立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中国梦之声》的原型是在美国拥有12年辉煌收视历史且被誉为“美国真人秀之王”的王牌节目《美国偶像》。12年来《美国偶像》不仅影响了数亿美国人民,并陆续将其不可撼动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球,成为风靡全球的歌唱比赛节目。从2002年起每年主办一届,目的是发掘新一代的美国歌手,获得当季冠军的选手即为本年度的美国偶像,获得一纸价值百万美元的唱片合约。
 
偶像之梦完美开演
 
《中国梦之声》自5月19日开播以来取得不俗成绩,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二位,为广大观众献上了夏季视听盛宴。
 
是什么让《中国梦之声》开播就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除了优秀的选手外,中国梦之声还网罗了四大导师助阵,韩红——华语歌坛内地实力女唱将;王伟忠——台湾艺人教父,塑造了包括小S在内的偶像、艺人不胜枚举;李玟———华语乐坛跻身国际舞台第一人,她的国际知名度和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将成为《中国梦之声》选手台风、台型的榜样;黄晓明——国内偶像明星第一人、国内优质偶像的代名词和标杆。由他们四人组成的导师团队默契十足、妙语连珠,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了《中国梦之声》开播来最大的亮点之一。
 
除了优秀的导师团队和精彩的栏目内容让人眼前一亮,《中国梦之声》在收视表现上亦取得不俗战绩!第二期播出之后收视率提升至1.43,第三期达到1.51,在稳定了原有的优势收看城市的同时,全国影响力也稳步上升,在同类型栏目中成为上升最快、提升最高的优质资源。《中国梦之声》已经表现出势如破竹的上升势头。
 
此外,《中国梦之声》也诠释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好的节目可以吸附优质的收视群体。在收看的目标群体中,高素质、高学历群体成为《中国梦之声》的收视主力军。


《中国梦之声》收视节节上升

《中国梦之声》开播以来全国影响力稳定上升

《中国梦之声》收视主力军构成

《中国梦之声》自5月19日开播以来取得不俗成绩,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二位,为广大观众献上了夏季视听盛宴。
 
是什么让《中国梦之声》开播就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除了优秀的选手外,中国梦之声还网罗了四大导师助阵,韩红——华语歌坛内地实力女唱将;王伟忠——台湾艺人教父,塑造了包括小S在内的偶像、艺人不胜枚举;李玟———华语乐坛跻身国际舞台第一人,她的国际知名度和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将成为《中国梦之声》选手台风、台型的榜样;黄晓明——国内偶像明星第一人、国内优质偶像的代名词和标杆。由他们四人组成的导师团队默契十足、妙语连珠,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了《中国梦之声》开播来最大的亮点之一。


在区域和同类栏目比较中,《中国梦之声》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与同类型栏目开播阶段对比更具投资潜力

开播以来《中国梦之声》在华东区稳居同类型栏目第一位
 
除了优秀的导师团队和精彩的栏目内容让人眼前一亮,《中国梦之声》在收视表现上亦取得不俗战绩!第二期播出之后收视率提升至1.43,第三期达到1.51,在稳定了原有的优势收看城市的同时,全国影响力也稳步上升,在同类型栏目中成为上升最快、提升最高的优质资源。《中国梦之声》已经表现出势如破竹的上升势头。
 
此外,《中国梦之声》也诠释了这样的一个理念——好的节目可以吸附优质的收视群体。在收看的目标群体中,高素质、高学历群体成为《中国梦之声》的收视主力军。
 
不一样的《中国梦之声》模式
 
《中国梦之声》的关键词是“偶像”:“既不是单纯地选择好声音,也不是纯粹的草根选秀,就是为有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一个追梦的舞台。”因此,舞台的主角必须是有偶像气质的选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节目模式,令《中国梦之声》具有不一样的内涵价值。
 
价值一:全民偶像的塑造
 
歌唱真人秀通常都是注重选手唱功和歌曲的动听程度,以单纯的挑选歌手作为栏目的衡量标准,但《中国梦之声》却不一样,和其他同质栏目不同的核心点在于《中国梦之声》不仅仅是选歌手,而是塑造并包装一个全民偶像,这正是原版《美国偶像》长盛不衰的原因,通过对全民偶像的打造,完美地将观众和广告营销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为收视率而做栏目,收视固然是保证,但能深挖收视之后巨大的市场价值是《中国梦之声》和原版《美国偶像》所真正看重的。
 
偶像对于现代人类是一种崇拜,一种寄托,特别是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偶像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模仿的对象,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东方卫视正是抓住这一点,将传媒产业和市场营销衍生相结合,与其说是塑造偶像,不如说是营造一种关注、追逐、模仿“偶像”的社会现象,并将这种现象营销扩大,转变为一种潮流,达到市场营销和栏目收视影响传播双赢的效果。
 
价值二:《中国梦之声》三大特色
 
零门槛:零门槛的介入和规范的扩大化可谓《中国梦之声》的优势,最大范围的群众基础保证了栏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以及受关注度,再加上最终的全民偶像就来自于最普通的观众群,无疑是对栏目收视的保证,令栏目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更上一层楼。
 
导师阵容:韩红,在当代中国乐坛的地位毋庸置疑,《中国梦之声》有她的出现意味着在专业唱功方面不会弱于任何一个节目。李玟,在海外主流音乐平台拥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国梦之声》呈产业链式发展,它的价值不仅仅居限于本土,还更要向国际范围推广,这正是《中国梦之声》邀请李玟加盟的原因。《中国梦之声》不仅是挑选一个歌手,更是塑造一个偶像,王伟忠作为台湾综艺教父,曾经塑造过无数平民偶像,他的加盟其实是彰显了《中国梦之声》的一种制造偶像的态度。黄晓明,他可能不是内地票房最高的男星,但他一定是内地最具商业价值的偶像。从偶像而言,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广告代言,他无疑是最具商业价值的偶像。
 
整合集团优质资源:《中国梦之声》是SMG今年的一号工程,倾全集团之力打造、集结了SMG大型活动部团队,包括《梦立方》、《声动亚洲》团队,《妈妈咪呀》团队、《加油,好男儿!》团队在内的四大王牌团队为节目保驾护航。
 
营销产业链初露阵容
 
微博话题营销:仅在5月19日晚,《中国梦之声》开播后1小时,微博话题火爆度甚至超过“小贝退役”,飙升至话题榜前5。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节目的播出引发不少明星名人的围观。


而在广告界、媒体界内部,关于《中国梦之声》的赞誉微博也是层出不穷。

 
在卫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具有广泛品牌影响力和纵深文化影响力的大型栏目是省级卫视硬实力和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如果说常规栏目是常规武器,那季播栏目就是核武器,《中国梦之声》就要塑造省级卫视一线阵营栏目里的核武器,不仅拥有强大的攻击力,还需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如今收视观众和广告主的双重要求,将媒体和市场结合的丝丝入扣。《中国梦之声》不仅仅是一档优质栏目,更是一条以塑造偶像为核心的营销产业链!□

#p#副标题#e#

“中国梦之声”梦圆东方

 
文黄海南  中国品牌经理人协会常务理事、洁丽雅集团首席品牌官
 
自去年下半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 》刮起音乐真人秀旋风以来,伴随著收视率的高涨和广告收入的陡升,各大卫视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纷纷铆足了劲,备足了干货。
 
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凭借着雄厚的制作实力和大投入,趁着好声音之后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空仓期和观众的收视惯性,在蛇年开年之际,旗开得胜,节目也渐入佳境,拔得头筹。
 
这让观众开始对另一档同类型“国字号”节目——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更加关注和期待。
 
番茄台自5月19日晚间始开播该节目至今,观众好评率不断提升。有关“中国梦之声”的微博热度也在持续上升,在节目播出之后,“中国梦之声首播”的话题热度甚至超过了“贝克汉姆退役”,飙升至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前五位。
 
另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统计,《中国梦之声》首播当晚的全国收视率为1.22,上海地区为7.6,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二。而节目中出现的徐云霄和徐菲小情侣、混血帅哥James、花样美男苑里、高音哥吴强、草帽哥李路路、流浪歌手朱国武等学员也迅速在微博走红,甚至节目中四大导师表达通过与否的“过”和“谢谢”也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可以说,在众多节目中,《中国梦之声》用自己漂亮精致的首秀为自己赢得了观众的肯定,网友模仿四位导师的激情,用四个“过”来给梦之声打分。
 
总之,节目中看点多多,可谓精彩纷呈:
 
热词一:玩嗨
 
当韩红、李玟、王伟忠、黄晓明这四个人的组合出现在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时,观众们坐不住了,“点评到位,情感流露自然。”、“这四个人太放松和融洽了,韩红卖萌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辟如,在学员徐云霄的天籁之声出现后,韩红和黄晓明展开了抢人大战,韩红甚至不惜为此揶揄黄晓明:“黄晓明他不懂音乐的。”在盲人歌手上场时,韩红甘愿为他吉他伴奏;在云南流浪歌手朱国武出场时,韩红为他的《回到拉萨》和声。在高音哥吴强自诩天下第一高音时,韩红则霸气地站起来反问:“你晓不晓得我是谁啊?”
 
韩红和黄晓明两位评委的良好互动抢尽了第一期的风头,连黄晓明的绯闻女友Anglebaby都被拿来调侃,黄晓明不仅没有生气还能很好地予以配合,完美地履行了自己“二教主”的角色定位。还有好事的网友为黄晓明总结出了“教主语录”。
 
对于王伟忠和李玟两位导师,网友们也没有吝啬溢美之词,“王伟忠虽然话少,但是句句击中要害,不愧是综艺教父,一看就是阅人无数。”“李玟好美啊,你看她可以放下身段和学员跳舞,还飚高音。”
随著节目的日臻完美,加之《美国偶像》的模式魅力,以及东方卫视的强大制作能力,《中国梦之声》比赛渐入佳境,四位导师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节目也更具可欣赏性。
 
热词二:秒杀
 
如果在首期《中国梦之声》开播后刷一下微博,你也许会发现,几乎大部分网友都在将“梦之声”与正在热播的节目做比较,而在所有评论中,提炼出一个中心词汇,即为“秒杀”。
 
也许是有前车之鉴,首播的《中国梦之声》,无论是从镜头、剪辑等电视制作技术层面,还是在学员表演、导师配合方面,没有让观众失望,可以说,在日益挑剔的观众面前,《中国梦之声》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大大的“过”!作为歌唱真人秀最核心的两大部分——学员和导师,在《中国梦之声》的舞台上都得到了很顺畅的体现。尤其是韩红、李玟、王伟忠、黄晓明的神组合导师阵容,化学反应带来很多意外惊喜,首次做导师的黄晓明也终于得到了网友的肯定,“没想到教主做到导师席上的时候,他真的就是偶像”、“黄晓明二得有点萌呀”。
 
热词三:欢乐
 
怪咖,似乎已经成为真人秀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首期来到《中国梦之声》的吴强,用自己“震惊世界”的高音诠释了阿妹的《三天三夜》,不过高音哥虽然飙高音飙的淡定,但却让四位导师直呼头痛,连韩红都忍不住吐槽他为“导师”。诡异的高音也让不少网友听得奔溃,“高音哥”一时间成了微博网友吐槽的对象,“这高音飙的真是笑出眼泪了”“这哥们是彻底把《三天三夜》毁了”。虽然被导师集体“谢谢”,但高音哥用他的方式火了。在接受采访时,吴强说自己学过美声,17岁时就能唱高音,“想成为声乐大师,想用自己的音乐,成为这个世界认可的音乐神话。”
 
而让观众看得由衷开心的则是来自山东的农民李路路,半裸穿马甲,头戴破草帽,操着山东口音的李路路一上台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别看是农民,但一开口竟然是黄立行的《音浪》。连四位导师都情不自禁“随着音浪一起摇动”。即便有口音,即便舞蹈还有点生硬,但“草帽哥”的乐活态度却感染了很多人,虽然遗憾不能在梦之声继续,但就像韩红说的,“你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欢乐”。不管是吴强,还是李路路,《中国梦之声》给大家带了很多正能量和欢乐。
 
热词四:养眼
 
一开始就打着寻找“偶像”大旗的《中国梦之声》在首期节目中各色学员不少,当然少不了帅哥靓女。帅气的外表、硬朗的五官让一登场的苑里就把李玟电到,不过在王伟忠看来拥有迷人眼神的苑里却没入韩红的法眼,一首《王妃》被韩红狠批为“五音不准”。唱功不佳确实成为苑里的硬伤,不过最后韩红还是给了苑里一个机会,“别那么拽,好好练歌”。
 
如果说苑里多少有点“花瓶”,但有中英混血血统的大男孩James一出场就让不少女观众犯了“花痴”。虽然有无数人唱过Adele的《Someone Like You》还有《我愿意》,但James略带沙哑、充满磁性的嗓音还是让他显得独一无二,李玟脱口而出“你真的很特别”,但没想到曾经参加过《超级星光大道》的James却被王伟忠吐槽“中文依旧那么差”。但不管中文怎么样,James的梦之声首秀已经俘获了一帮微博女粉丝们。
 
热词五:泪奔
 
来自江苏的盲人按摩师洪善雪,先天失明让他只有微弱的光感,从事按摩辛苦养家的洪善雪喜欢唱歌,凭着一双敏锐的耳朵和一把吉他自学唱歌,用自己并不专业的谱曲坚持写了十多年将近几百首的原创歌曲。节目现场他用一首《大雪子爱春天》唱尽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穿透心灵的音乐不仅让四位导师动容,更是感动不少观众。在节目中,黄晓明抱着洪善雪儿子涛涛和他一起演唱“摇篮曲”的画面已经让不少网友受不了,抱怨起“这么早就来泪点了!”。
 
如果说洪善雪让人心有动容,流浪歌手朱国武一曲《父亲》则彻底让人把心中的情绪完全释放了出来。30岁的朱国武来自昆明的一个小山村,他不够年轻也不帅气,为什么要站在《中国梦之声》的舞台上?在导师再三追问下,朱国武的女友才替他说出了朱国武的爸爸患直肠癌晚期卧床不起的困境,来参加节目只是为了让爸爸看到自己。但当朱国武的歌声想起,坐在导师席上、有童年丧父经历的李玟和韩红却突然失控痛哭起来。韩红说,“我一定会帮助你,我们会一起帮助你”,李玟则当场预定了朱国武的唱片,“如果你出唱片,我一定会买,因为你的声音很特别”。
 
热词六:过、谢谢
 
在首期《中国梦之声》播出之后,不止节目开始火了、学员火了,还有两个词也火了,那就是“过”和“谢谢”。这一代替原版节目中“Yes”和“No”的说法,没想到在节目播出后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看了梦之声之后,每次说谢谢心里都要咯噔一下”。
 
从达人秀到最强音,似乎所有本土化节目中,对“Yes”和“No”一直没有找到“很中国”的说法。据悉,“过”和“谢谢”是导师王伟忠提议的金点子。现在看来,就是这么一小点的改变,却成就了节目的大成功。由此说明,节目模式的引进不仅仅是简单的翻版,而是接地气、接人气的不断磨合和创新。
 
《中国梦之声》至今播出共逾6期,收视率已从第一期的1.22上升到第六期的1.60,全国平均收视率1.40,上海地区平均收视率8.5,最高9.6,应该说在强手如林的卫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PK中初战告捷,实属不易!应当说,这是东方卫视近几年来一直坚持走“内容为王+品质为王”“双王战略”并不断自我加压推陈出新结出的硕果。也因此出现了像“舞林争霸”、“妈妈咪呀”、“百里挑一”、“中国达人秀”等一批精品节目,照亮千家万户百姓荧屏,提供优秀文化大餐。诚然,与四位导师的互动表现相比,梦之声选手的实力和表现还略逊一筹;与强档节目的收视率峰值相比,亦还有不小差距;与国外原版节目相比,也仍有制作上的一些瑕疵。但只要认准了,照著这样的路子走下去,番茄的明天必将更红更甜透!□

#p#副标题#e#

探析《中国梦之声》成功之道
 

文/俞湘华
  上海剧星传播副总裁兼剧星智库总经理
 
最近中了《中国梦之声》的毒,基本做到了每期必看。起初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渐渐地就被卷入其中。我想这就是真人秀节目赛制设计的要义。让一个普通的人,不停在大众传媒上曝光,再通过故事的讲述,来建立他和你之间的情感关联,让你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情感的参与者。
 
一个选秀节目的成功,可总结的因素很多,譬如:引进的是已经经历过市场考验的国外成熟版权模式;大投入,启用大牌导师,现场灯光舞美乐队超一流;电视媒体对一个新节目宣传推广的日益系统化等等。但是,个人以为这些因素都还太流于表面。2013,中国迎来选秀大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选秀节目的魅力日渐为中国的电视人所认识并掌握。
 
曾经总结过真人秀节目成功的三个关键点:故事、悬念和情感的投入。让我们以此为纲,试着去剖析一些《中国梦之声》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原因。
 
1.故事。学会讲故事,是中国选秀节目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综艺节目的主角,由家喻户晓的明星变成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故事承载着让他迅速为观众识别并留下印象的重要功能。因由故事,原来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参赛选手,在观众的脑海里迅速鲜活起来。在《中国梦之声》中,选手的外拍VCR是在讲述故事,选手的排练、现场表现是在讲述着故事,甚至整场的节目,也都是现场导演和后期导演合力在讲述着一个关于音乐梦想的故事。
 
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导演的功力就主要体现在如何将这个故事讲述得张弛有度,妙趣横生,而又引人入胜。这就取决于素材的占有情况和导演组的思路和意识。《中国梦之声》里,节奏快处,几个选手混剪一起,3分钟的时长已经交代了几个选手的去留,节奏慢处,外拍小片、现场表演和故事阐述、导师选手互动等诸多环节娓娓道来;既有来自少数民族的天籁之音,也有来自繁华都市的靡靡之声;既有唱功一流专业选手的完美演绎,也有“三天三夜哥”这样自信爆棚奇葩的插科打诨;还有诸多表现选手间的友谊、冲突,排练时、演出时出现各种小状况的桥段都在不停地调节着观众的收视情绪,带着观众往下走。
2.悬念。好奇是人的天性。真人秀的赛制,决定了悬念是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引发观众关注的重要因素。会有什么样的选手出现在节目中?某个自己喜欢的选手现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在这一场到底是晋级还是淘汰?最终能走多远?这些都会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带来连续收视的机会。
 
《中国梦之声》在剪辑的处理中,会刻意地去强化这部分的东西。如:某选手在试音会表演完后,导师们都给了几句貌似负面的评价,然后接了该选手垂头丧气地出现在后台的镜头,在所有人包括后台主持人都以为他没有通过时,该选手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晋级的通行证!然后,倒带效果,还原了现场的真实影像,原来导师们在那些评价后面,尽是正面的评价。所以,其实他晋级了!
 
当然,好奇会变成收视行为,这里有个前提是引起兴趣。铺天盖地的广告/推广能引起兴趣,感人的故事能引起兴趣,而选手——导师——观众的情感投入更能引起兴趣。
 
3.情感的投入。选秀节目就是一个有着既定规则的电视游戏。而情感的投入有多少是这个游戏好不好玩的关键。选手的情感投入多少,决定了选手在节目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状态;导师的情感投入多少,会决定其对选手点评的立足点和决定谁去谁留时的态度;观众的情感投入多少,决定了观众的规模、口碑和收看后对节目自发的推广力度。《中国梦之声》42进20那场,选手、导师,甚至观众(包括笔者)都数度落泪,没有情感的投入,无法做到这一点。
 
节目导演组的情感投入,使得选手、导师及观众对选手有了情感的投入,会因为他们成功晋级而高兴,会因为他们落败而伤心,会自发去各种自媒体上声援和支持他喜欢的选手,会成为这些选手的粉丝,节目的粉丝。期待《中国梦之声》在未来拥有更加抢眼的收视。□
 
责编:王晓楠
11257
  • 欢迎投稿
  • guanggaorenzazhi@sohu.com
  • 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及时回复 ,欢迎个人、机构洽谈供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