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星课堂 | 曹丹:双面人养成
作者: 田浩
2022-10-18 13:10:35
109575 1070

 

大广节学院奖

2022创意星课堂

 

前言

同学们在创作的时候很容易走向片面,虽然在作品上不断地叠加元素,但是呈现出的却是很单一的内容,变成了对消费者无效的说教。那么如何才能让创意不停留在表面,发挥出更大的能量?来听听曹丹老师的分享吧!

  点击图片进入“创意大讲堂”小程序查看回放

 

一个好的创意,不是看起来简单的好玩有趣的物料,而是从更多角度全盘思考的想法,创意不是一场大脑show,而是为客户提供一个有价值有巧思的解决方案。

新人、“老炮”、素人对创意有不同的标准,而素人的标准才是成功的标准。评审中,评委们会从素人的角度对创意的优劣进行判断,我们作为创作者要解决的是做到个人标准与经验标准的平衡。

  

1自己喜欢不重要,消费者认可才重要。

一定要和消费者有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必须要深入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中去。

怎么选择都没错,只是人与人之的不同,产生对同类型事物认可标准不同。

同样品牌同样产品,在不同人心里有不同的认可标准,对于创意来说,让销售占比最大的那群消费者认可才重要。

 

2或繁或简不重要,消费者有感才重要

很多同学们习惯于把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的视觉之上,追求最终的效果,但往往只打动了自己,触发不到消费者的情感。但事实上,让消费者有感,才是我们评判这个创意在繁或简之上的一个标准。

创意不仅仅是美术执行和好看的设计,而是核心信息的精准提炼,以及信息传递无误差,最后再努力实现动之以情。

前期深度思考才是重点,消费者对信息的迅速理解才重要。

 

3喜怒哀乐不重要,消费者共情才重要

创意是为消费者演绎的,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有感觉才是重要标准,作品中需要真正能触发人心的场景,有真诚的情感,而不是呈现毫无逻辑,令人尴尬的画面。

 

4天马行空不重要,消费者惊叹才重要

“天马行空”有时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该选什么,或者没有找到选择的标准,于是变成一股脑的堆积元素,归根究底,是没有把自己放在消费者的角度。记住,消费者和品牌才是你做创意的衡量标准。

 

创意不仅仅是给消费者看,更要记得品牌的差异

考虑品牌的差异化:这决定了创意的大方向,每个创意都是品牌差异化的支撑。

考虑产品价格层级,这决定了创意的价值感。

大家在做创意时,需要挖掘基本的信息逻辑和调性标准,再从核心用户里寻找创意机会点。

 

把握品牌现阶段的执行力

许多同学在参赛的过程中,会困惑有创意却无法执行,但这是正常的,创意是巧思,不是硬刚,好的执行是锦上添花,好的创意是雪中送炭,执行只为创意服务,重要的是创意信息的清晰呈现。

 

谨记传播目的

不同阶段对传播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制造热点、提升关注、增加转化等。

 

借力舆论场共识

借势是很多品牌爱用的方式,需要思考不同时间段消费者的真实状态。

 

区分传播平台特点

每一个创意都应该有一个最主要的散播平台,关乎创意的核心用户以及核心目的,有的放矢很关键。

 

最后,曹丹老师总结了创作中的提升方式:

 

“当你多了一面思考能力,

你的胜算就必然大了一面”

希望同学们都能创作出信息精准,

触动人心的好创意。

 

重要提示

本次学院奖秋季截稿日期

10月30日17点

请大家抓紧时间上传!

109575
  • 欢迎投稿
  • guanggaorenzazhi@sohu.com
  • 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及时回复 ,欢迎个人、机构洽谈供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