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品牌年轻化:谁在定义未来的健康法则?
作者: 广告人网
2025-03-21 15:00:00
14399 154

当年轻人把“保温杯里泡枸杞”变成社交货币,当银发族用智能手表监测心率成为日常,大健康行业早已突破“医疗=治病”的刻板印象,演变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超级生态。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已突破9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跨越16万亿大关。在细分市场中,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推动行业快速发展。这种消费升级倒逼品牌进行价值重构,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共鸣,从商业竞争转向青年共创。

行业底色:从生存刚需到品质革命

大健康产业如同一艘巨轮,正从传统医疗保健的单一航道驶向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场景需求的蓝海。膳食补充剂、运动营养品、智能健康设备等细分领域加速裂变,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生态——既有修正药业、汤臣倍健等本土品牌深耕药食同源赛道,也有Swisse、NATURE’S BOUNTY等国际巨头以自然科学配方抢占国内市场。而在这场品质革命中,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治已病”,更追求“防未病”与“悦己体验”,催生了护肝、护眼、情绪管理等精细化需求。

消费群体年轻化

95后、00后成为健康消费主力,推动品牌向轻养生、便捷化转型,如即食燕窝、代餐奶昔等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5%。

消费需求升级

健康需求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功能性食品、智能穿戴设备、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成新宠,如南国食品推出的活性多维营养素,精准狙击年轻人“朋克养生”需求。

科技赋能

AI诊断、基因检测、元宇宙健康社区等技术重塑行业格局,美年大健康通过“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让用户管理慢性病更加便捷,科技正在将健康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学院奖2024秋季征集大赛 快克药业 优秀作品

(作品来自创意星球平台)

暗流与机遇:渠道迭代与价值重构

行业的繁荣背后,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直销渠道式微,电商占比从2019年的37%飙升至57%,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新战场;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加速入华的同时,本土新锐品牌如小仙炖、菌小宝凭借爆品策略异军突起,行业集中度预示着长尾市场的无限可能。在这场混战中,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转向“年轻化”。

兴齐眼药通过学院奖平台发起公益命题,将“角膜防护”这一专业医学概念,转化为“给角膜做个SPA”的生活化表达,激发学生从熬夜赶作业、追剧流泪等真实场景切入创作;快克药业则借力学院奖的校园渗透力,通过学生创意作品孵化IP形象,将品牌价值植入未来消费主力的心智。

未来图景:健康产业的“人文温度”

大健康产业的终极战场,或许不在实验室或生产线,而在人心的共鸣。行业的价值已超越商业逻辑,转向对社会情绪的回应。而学院奖的意义,恰恰在于将冰冷的商业逻辑转化为有温度的情感链接。学生的创意作品不仅是营销素材,更是时代需求的镜像。他们用短视频记录青年的养生日常,用策划案设计校园健康打卡计划,让品牌看见Z世代对健康的真实焦虑与期待。这种青春视角的注入,让大健康产业真正成为一场关乎生命质量的全民运动。 

学院奖2024秋季征集大赛 华润江中 优秀作品

(作品来自创意星球平台)

破局密码:年轻化战略与“无界共创”

当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力军,行业的规则悄然改变。年轻人既要“朋克养生”,又要“无痛吃药”——他们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拒绝传统保健品的“药感”。这一矛盾需求倒逼品牌创新,而真正的年轻化,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变革,更是与青春基因的深度绑定。

学院奖2024春季征集大赛 华润紫竹 优秀作品

(作品来自创意星球平台)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作为最有影响力的青年创意平台,成为品牌撬动年轻市场的支点。快克药业,以“快”为核心,与年轻人共创价值;鲁南制药通过学院奖发起红色共创,征集新时代沂蒙精神的青年表达;华润江中,以“带上消食片去聚餐,尽享美食无负担”为主题,结合年轻人的社交场景,让传统品牌以青春语言触达新世代;华润紫竹药业,创新沟通形式传递爱的守护,与年轻人共创品牌新纪元;云南白药金口健借力学院奖,在抖音发起“羽感彩虹牙刷”创意挑战,以大学生UGC内容撬动社交裂变,实现品牌声量与销量的双赢。这种“共创”模式,让品牌不再是单向输出者,而是与年轻人共同书写健康新故事的参与者。  

学院奖2024秋季征集大赛 兴齐眼药 优秀作品

(作品来自创意星球平台)

在浪潮中锚定未来

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以科技筑牢护城河,又能以人文关怀触达人心的品牌。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锐势力,唯有将产品创新、青年共创、社会责任编织成一张立体价值网,才能在“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学院奖,正是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它让品牌的每一步创新,都带着青春的脉搏与时代的回响。

作者:才禹淇

编辑:田浩

校对:殷国华

终审:陈晓庆

14399
  • 欢迎投稿
  • guanggaorenzazhi@sohu.com
  • 邮件主题请注明“投稿”稿件一经采用,我们会及时回复 ,欢迎个人、机构洽谈供稿合作。